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画 图文 音乐
楼主: 西江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文字】浮世尘心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4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江月 于 2017-2-26 09:52 编辑

        一组手机摄影

       我们刚爱上一个人,那时的爱情并不是爱情的常态,而是爱情的初始亢奋态。如果你认定爱情就一直是这样了,那你是看错爱的本质。你每天还在变化呢,为什么爱情就不会变化?14—30岁是你的亢奋态,30—70岁才是你的常态。其实比比时间就知道,哪个是你的常态。爱情也是一样。很多放弃爱情的,对婚姻失望的,甚至离婚的,都是因为要求爱情一直亢奋,不接受它的常态。

        我们谁能看破红尘?其实,古往今来,有几个人真正看破了红尘?所谓看破,不过是对失败的暂时逃避;在生意场中经历了大起大落,再也无力去维持经营,于是便以为看淡了财富;在情感的纠葛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便以为看透人情,从此离群索居,冷漠自持……何谓红尘?旧的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态度。现也指受挫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这世上的人大多数说看破红尘的,正因为参不透,看不穿,才有种种类类的烦恼。“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的至理如此深,表面看来,却令人根本无法察觉到这是看破红尘者的心态;而恰恰是这样的人,正是对人生有着最深刻洞察的大智慧者。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于这个世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要学着去适应这个世界的。抱怨和牢骚只是弱者的表现。如果是别人的错误就去原谅,如果是自己的错误就积极去改正,如果已经造成了结果就要去接受……人生不过是浩淼宇宙中一个稍纵即逝的过程,你我仅仅是天际的那一抹浮云,淡淡而来,款款而去。浮云一生不在于获得什么,而在于经历什么~~

       自然本无情义,只是基因的生存策略才导演了一出出悲喜剧——我们注定无法看破红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4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江月 于 2017-2-26 10:08 编辑

 
   我经常有机会出去旅游,而我的一大爱好是每次到一个地方,通过各种途径来挖掘当地的一些人文历史,从中我感觉还是有一些收获的。因为上学时很喜欢人文历史,我每次将这些收获分享给朋友,自己也感到很快乐。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50: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去坝上草原时所拍。喜欢坝上!

中年,那些兵荒马乱、暴土扬尘的青春都已远去。如今的生活该是听从本心。剪去欲望的杂草,才能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灵。让那些曾经难以割舍的情感和欲望慢下来,甘于庸常寂寞安静的人生,无愧于自我,无愧于内心

雨落清痕晓色开(轱辘体)

其一:雨落清痕晓色开,东风有梦画中来。偶逢闲逸吟诗韵,独墨疏狂蘸砚台。

其二:浮云岫壑箫声起,雨落清痕晓色开。往事如昔空摺泪,梧桐寂寞影徘徊。

其三:几度春红燕又回,心芽滋意洗尘埃。寻幽驿路蓬山远,雨落清痕晓色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5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58:51 | 只看该作者
       远远望去,千佛山起伏逶迤,峰峦迭翠,宛若济南的天然屏障。千佛山原名历山,直到现在济南仍沿用历字地名者颇多,如历下区,历下亭等,千佛山还有一个名字舜耕山。据传说,上古时的舜帝未称帝之前曾躬耕于此山之下,因称舜耕山。隋朝时,山东地面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们在此山壁上镌刻了众多的石佛,并在半山腰上建寺一座,名曰千佛寺,于是舜耕山易名千佛山。人啊,视佛像比老祖宗还重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此可见一斑。
       其实,‘佛’不过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虽然千佛山算不上名山,但满山的静谧和郁郁葱葱的树林也给了我内心的一种愉悦,幸福或许就是宁静心绪下深埋的一种感觉。有时我想,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域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人没了思索,也就没了精神,当然也就没了理想和追求,就好像大自然失去了鲜花和绿色,一片荒芜。在这种条件下,人就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一样猥琐,毫无意义。当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不再激怒你,这时,你就必须去寻找和编织另一片让自己欣赏、激动、着迷、陶醉的美妙的风景,你为此欢呼,为此跳跃,感到生命是那样的生动、鲜活、强劲,生活是那么的美好。美是无法抗拒的要义,美是生命的依托,美是人类不死的精灵。当然,这种激动、快乐和幸福,不是很多人都能真正感受到的。
       而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快乐的人,既不是穷得叮当响的,也不是家财万贯、富比连城的,最快乐的人往往是那些由温饱到小康的这一批人。因为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过分窘迫,同时,他们也还不至于被财富束缚,为财富担忧。这些人都属于有资格幸福的人。而在这些人群中更快乐一些的是那些有着自己追求的,诗意的过着自己生活的人。
      只有让灵魂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地飞翔、翻滚、漂流、荡涤,让情趣在文字间,音符里,色彩中,线条上尽情地发挥、宣泄,这或许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吧!


手机摄影:济南千佛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0: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0:05:24 | 只看该作者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宋】辛弃疾



     偏安一隅的宁夏,除了有六盘山的恢宏和壮美,还有沙湖的婉约之美。六盘山是因为伟人气贯长虹的诗句而名满天下的,而沙湖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而被热衷和传诵的,因此,在大江南北就有了不少的追随者。
       沙湖,一半是苍凉浩瀚的黄沙,一半是烟波浩淼的湖水,就像一个粗犷雄浑的西北大汉拥揽着一位温柔秀美的江南少女,在这里沙与湖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情侣,相互依偎,缠缠绵绵。只见湖水碧波荡漾,沙海金浪起伏,碧水萦绕着黄沙,黄沙守护着碧水,这种惊天之美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与不可思议。
       乘船游览碧波万顷的湖面,那“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旖旎之景,会使你沉醉于如梦的塞上仙境。湖中一丛丛的芦苇郁郁葱葱,微风吹来,婆娑作响。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湖水波光粼粼,蓝天、黄沙、碧波、绿苇、白鸥,以及远处如黛的贺兰山,自然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而清新的画面,大有“天然风韵压群芳”之势。
  站在高高的沙堤上,向东环顾而领略鱼米之乡的妩媚秀丽,向西北远望而知塞北大漠的粗犷深广,这种极致美景,既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思,又让我们在饱览秀色之余,深深地领悟到塞上江南的历史厚重。如果我们把沙理解为土壤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形成的,湖理解为陆地围成的积水,那么,现在看看我们的脚下,沙海终于在沙湖面前低下了头,停止了脚步,强悍给弱小让了步,也许沙子它狂躁的内心被一洼水的柔情收买了。
       我一度认为自己更适合江南小镇的闲情逸致,喜爱江南或许是性格使然,与生俱来的对平静舒缓的迷恋。然而对漠北的喜爱,则是出于灵魂深处的本性中那一份潜藏的激昂与豪迈。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呢?遥想塞北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心中顿时充斥着一阵悲壮的豪情,乘风破浪的志向。塞北的儿女,都是顽强而无畏的。塞北的夜稍显柔和,但仍然不容许任何脆弱。所能做的,只是静静躺下抚摸忧伤,眼泪很快都会被蒸发,大漠会替你很好地掩饰软弱,因为在塞北,生存便是游戏规则。我曾从李白的《关山月》中读出他心中的失意与落寞,然而他的狂傲气概却也值得塞北骄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塞北的夜,在他笔下如此传神地呼啸着。
       至今不敢通读古代文学,怕的是面对浩瀚如烟的经典自叹弗如到不敢再碰笔。家中书房的四壁藏书看得我欣喜而又压抑,游走在如此多的精神之间,总让人感慨自身的渺小。其实,我所挚爱的塞北江南,也是被这许多千古绝唱重塑且定格了的,被赋予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有了独特的气质。我其实很害怕实地一游,害怕这些经典的美丽,被现实击得支离破碎。不如归去兮,停留在想象的世界中吧。

手机摄影:宁夏沙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0:06:3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对宁夏都是一知半解,对于黄河认知的人也不多,有些人认为黄河出了陕西山西后才变为黄色的,实际上黄河从青海开始已经是黄色的。尤其是在甘肃刘家峡水库里,大家体会到泾渭分明的成语的含义,刘家峡水库是黄河上游的一个水库,水库里的水,经过沉淀已经是是绿色的,只是在黄河水入库时,能够看到黄色的黄河水流入绿色的水库水的一景。
       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还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个“套”,指的就是位于黄河河套地区的宁夏川。
      这是因为在宁夏与内蒙段,黄河真正显示出温柔的一面,在宁夏旱了可以利用黄河水浇灌,涝了可以利用黄河来排涝。历史上宁夏人民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宁夏有秦渠还有唐涞渠,并且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
       黄河,从甘肃兰州东下,闯过两峡和黄土高原。河面渐宽,两岸经过水流多年冲刷,冲积成中卫平原。抵中宁后,被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挡住,通过青铜峡峡谷向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广阔,秦、汉、唐时“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变为“塞上江南”。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流经宁夏500公里的黄河,描绘出一幅“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图景。
      从宁夏回来,当我对着地图查看时,看到银川平原与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组成的绿洲深深地挺进到沙漠深处时,我对黄河母亲河的意义体会更深了。没有黄河水的浇灌,在干旱的荒漠中就不会出现像银川平原这样的富饶之地。我想到了我国的版图的形状和边界的形成。如果没有黄河造就的这几个绿洲,中国的版图还会是这样吗?它们撑起了中国的版图,从这个意义上说,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岂止是“塞上江南”,它们实际上是中国的脊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0:4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苏ICP备16043306号-1    

GMT+8, 2025-5-7 10:15 , Processed in 0.2580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