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音画 图文 音乐
查看: 384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古诗词格律TO浅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23: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词之美包含两个方面,音韵之美和言辞之美。撇开内容言辞不谈,获得音韵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格律。在你没有其他手段使诗歌富有音韵之美时,你忽视格律,就是忽视诗歌的音韵之美。即使你通过舍弃音韵美使诗词本身的思想内容达到极致,也仅仅是在一个方面光彩夺目,不能弥补在音韵上的不足。

  
     汉语语音通常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构成,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其中以高低、升降为主要的因素。汉语有声调,是其一大显著特点。比如同一个音qing,按现代普通话,就可以读出“清、晴、请、箐”四个声调来。现在的一声就是阴平,二声阳平,三声上声,四声去声。一般来说,一声和二声,就是现代汉语的平声;三声和四声,就是现代汉语的仄声。格律诗词正是利用了汉语的这个四声特点,让不同声调的文字搭配,从而构筑生出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古汉语也是分四个声调。但需要指出的是,古诗词中的四声,并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的四声,而是指古代汉语的四声,这四声分别为:
       (1)平声:到后代逐渐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
       (2)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了去声。
       (3)去声:到后代仍作去声。
       (4)入声:这是一个短促的调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派入了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古汉语中所有的汉字被分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上平和下平在古诗词中归入“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古诗词中都归入“仄声”。
  总结一下,现代汉语四声与古四声大致的对应关系:
   
    古声                        今声
  -----------
  上平(即现代汉语的第一声)  阴平   古诗词中归平声
  下平(即现代汉语的第二声)  阳平   古诗词中归平声
  上声(即现代汉语的第三声)  上声   古诗词中归仄声
  去声(即现代汉语的第四声)  去声   古诗词中归仄声
  入声-分别并入今声的上声、去声、平声中
  从这个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差别最大的是古四声中的入声,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归入今平声中的那部分字,因为这些字从古代的仄声变成了今天的平声。下面是“古仄(入声)转今平”的常用字列表:
  B:八捌拔白薄雹逼别勃渤脖舶伯魄(落魄)柏(柏林)泊博搏拨剥箔瘪鳖憋蹩铂
  C:擦插察拆吃出戳撮
  D:答搭达得德滴迪的度独读狄涤敌笛跌谍蝶碟迭叠督毒笃犊渎椟咄铎夺掇(揣度)
  E:额
  F:发罚乏伐筏阀佛缚(缚药)服伏弗拂福幅袱蝠
  G:割胳格阁搁疙鸽革隔刮郭国咯骼膈嗝聒蝈
  H:哈喝合盒涸核黑忽惚滑猾活蛤(蛤蟆)劾嘿豁
  J:疾迹积激击缉绩及汲极级圾急嫉辑集给藉籍脊棘即亟夹颊截杰竭碣揭捷睫婕洁结拮接节劫掬鞠菊桔局掘崛倔撅厥獗决诀抉角(角色)觉谲爵噱攫
  K:嗑瞌壳咳哭窟
  L:拉邋
  P:拍劈撇泼扑仆璞瀑
  Q:七染漆戚掐曲缺阙
  S:塞杀刹煞勺芍舌折失湿虱十拾石食蚀实什识叔孰熟塾赎淑刷说俗缩
  T:踏(踏实)塌遢踢剔贴帖突凸秃托脱
  W:挖屋
  X:膝昔惜吸息熄媳析淅晰悉锡夕汐习席袭檄侠狭峡匣狎辖瞎挟叶(叶韵)胁协歇蝎薛学穴削
  Y:鸭押一壹揖约曰
  Z:杂匝凿则责帻泽择贼炸(油炸)铡闸轧(轧钢)扎札摘宅翟着(着急)蛰螫折哲蜇摺辄辙只(一只)织汁直值植殖侄执职踯粥轴妯逐烛竹筑竺卓桌捉拙琢啄灼酌茁浊濯

  此表可用于查询古诗词中的入声字。如能记住当然最好。记不住也没关系,可以这样来判别:如果在古诗词中看见应当用仄声字的地方却用了普通话读音为平声的字,那么这些字多半是入声字。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也是学习诗词格律的难点。不能很好的辨别四声,对于写出符合格律的诗词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现在许多人学诗词格律觉得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与入声的掌握上比较困难有关。
       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很容易懂了。平仄只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至于为何这样划分,古人就是这么定的,我们现在写诗填词可以不去管它,知道哪是平声、哪是仄声,知道平仄如何搭配使用就足够了。如果非要知道为什么,按王力《诗词格律》里讲,是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如此便形成了两大类型。
       在诗词中,不同平仄声调的文字交错配置,那就能使句子的声调丰富起来和多样化,不至显得单调,构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与平仄谐和,形成一种音乐般的美质。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搭配,可以概括为如下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错落规则在格律诗中表现尤为明显。
       比如杨万里《霰》中的两句: 寒声带雨山难白, 冷气侵人火失红。
       其平仄错落搭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注诗中的白字古时是仄声,现在是平声)
       本句中双音平仄交错,对句中平仄对立。

       记住一个查询古今平仄变化的网站   http://www.zhgc.com/pz/pz.asp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1-13 07:32:27 | 只看该作者
西江月这份用心
不胜感激
有空细细品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1-12 19:59: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1-12 19:33:56 | 只看该作者
西江月 发表于 2017-1-11 23:44
有这么难吗?
其实简单说,普通话里的一声和二声就是平声
三声和四声就是仄声

对于我来说,有点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1-12 19:33:30 | 只看该作者
哇哦,好详细呀
大哥分享的都是好东西
等 朵儿有空了,也来好好的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1-12 08:40:52 | 只看该作者
详尽的知识,诗歌爱好者的福音,谢谢西帅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1-12 08:27:3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啊 辛苦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1-12 08:25:51 | 只看该作者
云里雾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1-11 23:51:34 | 只看该作者
西江月 发表于 2017-1-11 23:44
有这么难吗?
其实简单说,普通话里的一声和二声就是平声
三声和四声就是仄声

哈哈,主要我是牛,对诗词一窍不通啊
好羡慕你们的才气~~

不早了哦,西江早点休息,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苏ICP备16043306号-1    

GMT+8, 2025-5-8 23:38 , Processed in 0.0756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