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2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明代洪应明说:“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处事平和,为人一团和气,不为无谓的争论浪费时间,少了闲气,有更好的人缘和人脉,自然事事顺利,容易成功。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是一种包容的胸怀,是一种协作的精神,是一种团队的意识,是一种和谐的氛围。和气既是一种外在的形态,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气的人才能与人相处,和气的人才能合作共事,和气的人才能事业有成。和气的人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和气的人,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内不见己,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纯心做人。
![]() ☛03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人无志不立。有志者事竟成。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有一定的目标,向这目标奔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志不强者智不达,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通常说“人穷志短”,在一个人困难的时候,或者面临屈辱的时候,能否志向不变,仍然坚持,可以看出他的志气,能忍辱负重的人终会有大的成就。忍到极致、忍辱负重干出一番事业,给后代留下了一部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已经把“忍”推向了顶峰:极辱之痛,忍辱之难,偿辱之志,造就了伟大的《史记》的诞生!
![]() ☛04对己讲原则,坚持守底气☚►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一个人的底气来源于对自己的严于律己,因为连自己都管不了的人,怎能管理别人,老子说“自胜者强”,能统帅自己的人是最强大的人。底气不是狂妄自大之傲气,而是襟怀坦荡之正气。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个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方能正义凛然,底气十足。底气不是无知者无畏的野蛮之气,而是胸有成竹之胆气。一个人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辨能力,就有了胆气。这胆气源于真学识、真本领,是致于学、立于勤、得于恒、植于博、专于精的结果。
![]() ☛05闲时多读书,一身书卷气☚►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书卷气,是书香浸润而散发出的清新之气,它可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人当有书卷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斋是涵养书卷气的重要场所,在书斋里,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畅游书海,与智者进行着对话、汲取着丰富营养,培养书卷气应当走进书斋。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涵养书卷气也应当在书斋外。与智者为伍,与自然相伴,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是一本“大书”,培养书卷气应当走出书斋,在躬身接地气中涵养书卷气,让书卷气充满浓郁的大地之清气。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要让一个人始终保持良好素质,就必须始终涵养书卷气,既让书卷气充盈心间,又让书卷气弥漫空间、绵久不绝;书卷气还有厚积薄发之特点,唯有涵养才能厚积;涵养书卷气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终身之功课。
![]() |
欢迎光临 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http://www.yhyhlt.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