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标题: 【魅力电音】Muriwai_Nitrous Oxide [打印本页]

作者: 乔山居士    时间: 2016-9-11 13:55
标题: 【魅力电音】Muriwai_Nitrous Oxide
[i=s] 本帖最后由 乔山居士 于 2019-4-12 01:03 编辑 [/i]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6-9-11 14:19
曲名:Muriwai
艺人:Nitrous Oxide
专辑:Dreamcatcher
音乐风格: 电子
发行时间:2010-04-02

2010年Trance年度重头戏,并不是Armin的ASOT 2010,也不是热火朝天的Trance Energy,而是来自著名Progressive Trance厂牌Anjunabeats旗下头号新人Nitrous Oxide的第一张个人专辑Dreamcatcher(捕梦网)。

1984年出生于波兰的Krzysztof Prętkiewicz,在90年代的时候,他深受Mike Oldfield,Jean Michel Jare和Depeche Mode的影响,步入电音圈,并在1998年开始了自己尝试创作的路程。2003年他遇到了同是波兰著名DJ兼制作人Kamil Bigaj,顺利走上了正式创作的道路,并在2006年化名N2O发行了4只单曲,开始了Trance音乐制作之路。最终在06年底,他加盟了Anjunabeats发行了第一支令人惊喜的单曲North Pole / Frozen Dreams,开始了他Trance明星之路。

专辑没有一味的步入Progressive Trance的道路,渗入的浓厚Uplifting和Electro色彩,让作品在旋律中也不失高调的动力,高挑之声的Aneym参与的两只女声作品,堪称亮点,Far Away改由碎拍式的鼓点节奏,Follow You的脱俗令人窒息,Sean Ryan参与的Come Into My World堪称Uplifting Trance的再生,肥厚的Bassline打砸在鼓点上,凶猛程度始料不及。

试听曲选自专辑第五轨。
作者: 乔山居士    时间: 2016-9-11 14:23
绿蔷薇 发表于 2016-9-11 14:19
曲名:Muriwai
艺人:Nitrous Oxide
专辑:Dreamcatcher

[attach]1523[/attach]只知道是波兰的,其他全英文一个都看不懂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6-9-11 14:25
中文专辑名叫捕梦网,好形象的说,这旋律梦幻迷离,鼓点咚咚的敲得人小心脏蛮舒服个~~~
作者: 乔山居士    时间: 2016-9-11 14:26
绿蔷薇 发表于 2016-9-11 14:19
曲名:Muriwai
艺人:Nitrous Oxide
专辑:Dreamcatcher

[attach]1524[/attach]薇老师英文真好....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6-9-11 14:26
乔山居士 发表于 2016-9-11 14:23
只知道是波兰的,其他全英文一个都看不懂

额把中文的搬来了~~~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6-9-11 14:28
乔山居士 发表于 2016-9-11 14:26
薇老师英文真好....

不是额翻译的,是网上现成的中文资料~~~
作者: 乔山居士    时间: 2016-9-11 14:29
绿蔷薇 发表于 2016-9-11 14:26
额把中文的搬来了~~~

[attach]1525[/attach]每天晚上去薇老师家补习英文,不学会坚决不回家...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6-9-11 15:48
乔山居士 发表于 2016-9-11 14:29
每天晚上去薇老师家补习英文,不学会坚决不回家...

嫩个破乔~~~
作者: 圊圊淥詶    时间: 2016-9-11 16:14
富有活力和生机魅力的电子乐,
有着极为宽阔的欣赏空间,
动感和谐的旋律充满美感~

欣赏聆听~
作者: 醉雪胡杨    时间: 2016-9-11 16:41
乔山居士 发表于 2016-9-11 14:29
每天晚上去薇老师家补习英文,不学会坚决不回家...

小心警察
作者: 醉雪胡杨    时间: 2016-9-11 17:14


聆听乔乐、谢谢分享!
作者: 欧阳风刀    时间: 2016-9-11 21:53
非常喜欢电音,试听了非常不错,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北海    时间: 2016-9-12 08:10
听着感觉情绪有些亢奋了怎么感觉。沉醉。。




欢迎光临 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http://www.yhyh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