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标题: Karajan - Dvorak - Cello Concerto - Tchaikovsky - (24-192, DG, 2014)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怪人    时间: 2018-6-24 08:29
标题: Karajan - Dvorak - Cello Concerto - Tchaikovsky - (24-192, DG, 2014)














密码:unqd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8-6-24 09:57
德沃夏克 Dvorak、柴科夫斯基 Tchaikovsky 《大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卡拉扬大师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太经典的作品~~~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8-6-24 10:01
专辑介绍
这款CD的总体风格始终是不温不火,两位在自己领域功成名就的大师好像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互妥协。这样的感觉在德沃夏特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上就显得比较平淡,而在另一首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上却是刚刚好,柏林爱乐显得少有的宁静与精致,悬浮之上的大提琴悠然自得,就像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一样柏林爱乐是大的框架而大提琴就是上面点缀得点点装饰。

德沃夏克在1895年创作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使它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协奏曲行列,德沃夏克的贡献是让歌唱性的乐器大提琴像小提琴或钢琴一样灵活多变,在一部大规模的交响乐作品中始终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当勃拉姆斯弹奏钢琴,和大提琴家罗伯特·豪斯曼一起演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感叹道:“要是我知道可以写作像这样一部的大提琴协奏曲,我自己也会写一首。”

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由一个相当扩展的奏鸣曲形式写就的,它勇武激昂又具有史诗气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部雄伟的交响曲是由一把大提琴独奏复述出来的。德沃夏克在写作此曲的时候,应该想到了宽阔的钢琴和嘹亮的小提琴,但是他没有运用这交响乐器之中的“王”和“皇后”,而是想到了大提琴,想到了一条如何通往故乡波西米亚的道路,想到了一些在身边缓慢流淌的东西,——像他自身的躯体,带着弦琴的神——向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天地。德沃夏克找到了大提琴,担当起他全部的孤独和永久性的歌唱,就像巴赫找到了教堂管风琴,莫扎特找到了单簧管。初次听协奏曲,它的开头一个乐章很像是《自新大陆》的翻版,其实德沃夏克把《自新大陆》乐观的结束拿来作为协奏曲的开端。德沃夏克是太喜爱《自新大陆》了,他的喜爱是来自于故乡波西米亚的黑土地和带亚麻味的阳光。虽然继续留在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能享受年薪1.5万美元的待遇,德沃夏克仍心怡故乡,1895年5月完成《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已经重新踏上了欧洲大陆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8-6-24 10:06
大提琴演奏 Mstislav Rostropovich(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出生于苏联巴库的一个音乐世家。
作者: 绿蔷薇    时间: 2018-6-24 10:07
如此美妙的音乐
唯有倾听、回味~
作者: 欧阳风刀    时间: 2018-6-24 12:32
喜欢大提琴的深沉,唯美动听啊。
作者: 陌。云歌    时间: 2018-6-24 14:34
古典大提琴专辑 ,质量很好,
作者: 醉雪胡杨    时间: 2018-6-24 16:20
神啊,功德無量,辛苦了
作者: 醉雪胡杨    时间: 2018-6-24 16:22
這真是大部頭啦,真不簡單,感謝樓主!
作者: 醉雪胡杨    时间: 2018-6-24 16:23
有壹種勝過聲音本身的力量,
難得的宏篇大作,拜讀了,謝謝!
作者: 海角七号    时间: 2018-6-25 08:42
又是DG的卡拉扬系列,多谢怪人大侠




欢迎光临 云荷-个人作品展示 (http://www.yhyhl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