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怪人 发表于 2018-10-13 11:12:05

Petrenko - Tchaikovsky - Symphonies No. 3, 4 & 6 - (24-96, Onyx, 2016)

<TABLE style="POSITION: relative; LEFT: 0px; TOP: 150px; WIDTH: 700px" height=132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width="100%"

background=http://ftp1.oolove.com/ylgr/tupian/Petre.jpg

border=0>
<TBODY>
<TR>
<TD>


<EMBED height="0"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allowNetworking="all" flashvars="loop=0&amp;autoPlay=true&amp;url=http://ftp1.oolove.com/ylgr/Petre.mp3
&amp;title=25&amp;artist=161" width="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quality="high" invokeurls="false" src="http://b.bst.126.net/common/spirit.swf?version=1.0.13&amp;t=20110426"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CENTER></CENTER></TD></TR></TBODY></TABLE>
<P><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P>

**** Hidden Message *****</FONT> </FONT>
<P></P>
密码:4h8p

绿蔷薇 发表于 2018-10-13 11:23:56

我刚问,九哥你就发出来了哈,你果然有这套资源~~~:lol

绿蔷薇 发表于 2018-10-13 11:26:07

今年1月20日,瓦西里·佩特连科的柴可夫斯基第3、4、6号交响曲的唱片,由英国的Onyx唱片公司全球发行。英国媒体立即誉之为“2017年度最重要的管弦乐唱片之一”。英国的《观察家报》在唱片发行前四天的评论,就对此这张唱片发出好评。

绿蔷薇 发表于 2018-10-13 11:27:33

佩特连科的这张专辑如此被重视,是有原因的。这是佩特连科和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RLPO)的柴可夫斯基全套交响曲唱片的终结篇。去年6月发行的开篇,也就是第1、2、5号交响曲,获得了英国媒体和欧洲大陆媒体压倒性的盛赞,在英国古典音乐畅销榜十大停留了七周,是英国在2016年度最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

在此之前,佩特连科在Naxos唱片公司录制的全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也是收获连连,被唱片市场视为继康德拉辛、罗日杰德文斯基等俄国的经典录音之后,唱片的首选。

实际上,佩特连科在成为利物浦爱乐的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指挥之后,他带领着乐团步步走高,带领乐团步入英国国内最当红的乐团之列。这次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全集的唱片,就是为了庆祝乐团成立175周年而推出。

绿蔷薇 发表于 2018-10-13 11:28:49

现在断言,瓦西里·佩特连科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俄国指挥家言之尚早,不过看出他正朝这个方向努力。

瓦西里生在圣彼得堡,长在圣彼得堡,这个城市的气质与莫斯科还是不同,苏联时期也残留着沙俄帝国优雅气质的余晖。瓦西里的指挥老师是圣彼得堡学院乐团的总监Ravil Martynov——后来他自己也担任了他老师的这个职位。从他指挥一系列的作品,尤其是老肖的交响曲,可以看到瓦西里的不是罗日杰德文斯基、斯维兰诺夫那莫斯科一派的风格,有着俄国乐团传统的粗壮、丰满甚至“肥”的声音,当遇到RLPO这种精致、优雅、细腻的乐团,就糅合出一种特殊的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俄国传统,也有当下时髦的声音特质——明亮、光滑、清晰和易于变化。

由于柴可夫斯基兼有忧郁和内敛的性格,佩特连科将这种风格用在他的交响曲上,比老肖的作品更适合。两套唱片虽然分开了接近半年时间出版,看起来两卷的差别很小,感觉是同一个时期录制完成的,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诠释。正如佩特连科在Prestoclassical.co.uk的独家采访中说的,“地道”的俄国个性是难以言传的,也是不可教的,只有在俄国的音乐学院学习成长,在那种环境下耳濡目染,才体会得到。这种“地道”首先反映在弦乐组,佩特连科首先“整理”RLPO弦乐组的起奏、弓法、揉弦、句法、织体,这打下作品诠释声音特质的基础。

其次,他把木管组的声音处理得亮丽,音乐线条清晰,在保持整体声音平衡的前提下,木管组的声音起到很好的“调味”的作用。他这套老柴的木管的声音是使人难忘的。铜管组的声音,则更偏向传统俄国乐团的,声音带有压迫感,在高潮的时候,扑面而来。从作品的结构纵向推进,佩特连科并没有将作品的张力搞得如老一辈指挥那样,紧张得使人透不过气——时下的听众也不太喜欢这种诠释。分句的处理不是老一辈俄国大师那么悠长,相对短一些,气息和人一般的谈话的表达相对接近。这也使得他的诠释更接近当下的聆听习惯。

绿蔷薇 发表于 2018-10-13 11:29:23

资料不太好找,把全部都贴上来~~~{:S16:}

绿蔷薇 发表于 2018-10-13 11:32:28

喜欢老柴的作品
乐章抒情又华丽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victory:

欧阳风刀 发表于 2018-10-13 13:27:23

老柴的作品,永垂不朽!

冷剑文 发表于 2018-10-13 20:21:17

柴可夫斯基 留下很多传世佳作

醉雪胡杨 发表于 2018-10-14 07:19:30

非常好的曲子,谢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音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Petrenko - Tchaikovsky - Symphonies No. 3, 4 & 6 - (24-96, Onyx, 2016)